供稿:张裕贤 摄影:常美丽 编辑:战勇钢
2020年12月21日,yl34511线路中心在良乡校区文教一号楼129教室举办了“北湖闻道”读书会第5期活动。yl34511线路中心青年教师莫小丽作为导读者,与yl34511线路中心20级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共读马克思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共计25名师生参加了此次读书会。
在读书会伊始,莫小丽老师通过对“人的本质”的这一概念进行理论探讨,带领同学们从《形态》的理论准备、主要内容、文本意义进行深入研读。从理论准备来看,鲍威尔、费尔巴哈、施蒂纳等学者关于“人的本质”的探讨为马克思进一步对其进行批判奠定了理论基础,从对唯心史观的批判进一步澄清与理清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前提与理论边界。从主要内容上看,通过采取“解剖麻雀”的方式对文本语言进行深入思考,还原写作思路、解释文本语境、扩展读者视角,将“人的本质”的抽象概念转换为现实表达,这一点也契合于《形态》中对于“人的本质”的探讨,即人的本质的现实的、活生生的、社会的人,而不是理念化、精神化的人。从文本意义来看,马克思以所有制为轴线,对历史发展阶段的整体划分,通过研究社会政治结构同生产的相互联系,初步阐明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原理,并且通过批判唯心史观的哲学理论,提出了唯物史观的构想,这是马克思《形态》中的伟大创见。
在本次读书会中,樊泳华同学作为领读者通过采取“总—分”式结构分享《形态》的读书报告。首先,樊泳华同学对文本的主旨进行凝练,形成《形态》的总论,提出了“人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在对马克思的致思理路的梳理中,归纳了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四个前提,分别为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新的需要、繁衍后代和社会关系,该总论部分言简意赅、深入浅出。莫小丽老师在评述中将理论视角总论进一步延伸,补充不同学者对于《形态》的理论研究进展。其次,樊泳华同学在分论中采取“句读”的方式,对马克思“人的本质”的四个前提进行详细解读,在解读一手文献、二手文献的过程中形成自身的理解与观点。在读书会上,佘俊婷同学、郭京佳同学与老师进行互动,通过采取问题探讨的方式对《形态》进行深入理解,从而提升同学们文本解读的认知高度,该分论鞭辟入里、由表及里。莫小丽老师在句读中分享自己的观点与表达对同学们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改进方法的几点期望。
从细读经典中开启序章,在读懂经典中落下帷幕,本学期读书会气氛活跃、形式创新、内容丰富,同学们在文本的解读中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理论水平与思维高度,为进一步求学致知的过程中有更加深刻的体会与感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将以更加勤奋踏实的求学态度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从经典中体悟原理,将自身的经验与思想融入对经典原著的阅读中,并结合实际从中发现经典的真理光辉,从实践中体悟经典的思想精髓。
(审核:刘存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