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刘左元、王立群 摄影:王立群 编辑:战勇钢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为了保障疫情期间学生的学习,教育部门提出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解决学习这一问题。目前,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共享平台聚合了两千余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我校《重走长征路——理想信念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除了通过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平台向社会开放使用外,专门支持延安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佛山科学院等院校进行在线课程实验。课程实验浏览量达到26000多人次,2788人通过在线做实验,实验评分获得4.9高分(满分5分)。
延安大学yl34511线路中心师生正在听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经验分享
变虚为实 突破教学局限
“变虚为实、虚实结合!”曾经体验过《重走长征路——理想信念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教师评价这堂课:理论教学很大的一个局限,教学资源是抽象的、平面的、静止的,但虚拟现实技术突破空间、时间限制,把抽象的理论叙述变成立体的图形景观。
习近平在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突破了客观环境对教学的限制,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虚拟仿真技术的结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重大突破。
思政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评价以往都侧重定性,很难量化评价,这导致一些学科质疑我们教学的科学性。《重走长征路——理想信念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评价机制形成新的模式推动了思政课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
助推发展 拓展5G应用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通过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5G时代虚拟仿真怎么用?连思政课都有了新“玩”法!和直观的课程视频相比,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借由触觉与交互,让学习者体验到沉浸感,进一步消弭由于空间阻隔带来的传播效果折扣,也为一些特定教育环节的实现提供了更优化的方式。
疫情期间,高校课堂教学不同程度“停摆”,网络教学成了新阵地,提升思政课线上教学实效性和吸引力成了老师们烦恼、焦虑的事情。课程组注意到,很多高校师生尽可能利用线上视频教学来“替代”传统课堂。没有了课堂氛围、没有了教学互动,思政课还能保障课程吸引力吗?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优势凸显出来了,同样是网络教学,虚拟仿真实践教学明显要比看视频有趣,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程组以体验式学习理论、情境认知理论等为基础设计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围绕思政课理想信念教学内容构建红军长征历史虚拟情境,使学习者以第一人称视角体开展体验式、沉浸式教学,并使用手持、头戴设备增强互动体验,加深学习者对长征精神、理想信念的认识,学生可以与虚拟人物对话、互动等交互过程,建立情感认同,从建构主义的角度实现对红军历史的图示、同化、顺应和平衡等知识建构过程,加深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认知,以此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学生欢迎 适应青年偏好
“恭喜你完成实验。”yl34511线路中心的学生在网上开启了《重走长征路——理想信念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老师介绍上课模式,布置任务;讲解操作规范、注意事项、课程分组。学生做实验,根据故事线和剧情设计,完成“长征”任务中的重要场景任务,中途退出则实验无法通过,只有完整通关才能获得相应实验成绩。当前,在参加实验的近3000人中,通过率为100%。
疫情期间,同学通过网络进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一些高校教师表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应用于思政课并不是非常时期的“替代”方法,而是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发展的大势所趋。《重走长征路——理想信念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同类课程中起步早、技术强、优势明显,是值得推广的金课。
(审核:刘存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