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战勇钢、莫小丽、张伦阳、王旭东、麻省理、李洁、李佳金 摄影:yl34511线路中心 编辑:战勇钢
“本次‘重走长征路’遵义行,走入实地、身处实景、触摸实物,沉浸体验观旧址、听讲述、忆先烈,精神洗礼、灵魂淬炼,感怀革命事业艰辛不易,为我们讲好思政课提供了鲜活素材,也接受了一次深刻教育。”参加完“重走长征路”活动的老师们这样说。2020年11月5日-11月8日,yl34511线路中心22名思政教师开展了“重走长征路”的第二站活动,本站为中央红军长征走向伟大胜利的转折地--贵州遵义。本次活动以“重走长征路”为主线,缅怀革命先烈,观红色旧址,唱红色歌曲,感受红色精神,传承红色文化为主要内容,让教师们真正的亲身体会长征精神。“重走长征路”活动是北理工yl34511线路中心针对思政教师社会实践不足问题进行设计的系列活动。按照长征路线,系统设计了突围、转折、出奇、团结、挑战卓绝、曙光、会师之旅八个模块,分期分批组织教师开展现场体验,编写教学案例,为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把理说透”,大力提升思政课抬头率、点头率奠定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同时也希望思政教师通过此活动,能拧成一股绳,以长征精神相互勉励,为学校的发展以及“双一流”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瞻仰红军山:缅怀革命英烈 体悟红军精神
2020年11月6日上午,本次“重走长征路”遵义行活动的开班仪式在遵义大酒店三楼会议室301室举行,作为本次调研团的政委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支部书记孙利主持开班仪式,团长马克思中国化教研室学科负责人陈宗海教授向此次活动的班旗手李佳金老师授旗,团长陈宗海作开班动员讲话。他提出三点要求和希望,一是追溯历史,缅怀英烈,沿着一个个历史故事的足迹,缅怀为革命作出牺牲的先烈们;二是深入实践,反哺教研,用亲身体验编写教学案例,丰富课堂教学和学术研究活动;三是遵守纪律,平安返校,遵循调研组的各项纪律,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要求,保证安全平安返校。
全体教师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红色足迹”,赴贵州省遵义市凤凰山的红军山烈士陵园进行了现场学习调研,这也是本次行程的第一站。瞻仰邓萍同志之墓,聆听年仅27岁在长征中牺牲职务最高的红军将领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同志的故事,让我们铭记他为遵义战役的胜利做出的贡献。瞻仰红军英烈墙,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们坚忍不拔的信念,英雄可以无名,但不可以让他们无声!石碑无声,但英烈们的精神却是永放光芒的。拜谒红军坟,聆听了红军卫生员龙思泉与当地居民的感人肺腑故事,浓浓的鱼水之情,让我们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在女红军战士王泉媛的铜像旁,讲解老师饱含泪水深情地讲解了女红军坎坷的一生,坚忍不拔而光明面对人生,九死一生凸显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壮志。在烈士纪念碑前,感悟遵义会议精神,追溯“强渡乌江”、“遵义人民迎红军”、“娄山关大捷”和“四渡赤水”的历史。在红军烈士纪念碑前的广场,教师们敬献花篮、集体向革命烈士鞠躬致敬、集体重温入党誓词,以表达我们对在革命斗争中牺牲的无数红军烈士的崇高敬意。
作为第一代领导集体独立自主地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的重要一环,遵义是红军长征走向伟大胜利的转折地,每一名战士、每一处浮雕、每一个故事、每一件文物都讲述着那段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气概,深切体会到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一个个感人的红军故事提醒我们,革命的道路曲折而又艰险,唯有不忘初心,保持坚定的信仰才能夺取胜利。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没有打垮我们,正是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有信仰,民族才有希望;民族有希望,国家才有力量。保持共产主义的信仰是共产党人的试金石。我们党担负着带领人民决胜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红军精神指引着我们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二、走进息烽集中营:烽火不息垂青史 英烈忠魂励后人
2020年11月6日下午,yl34511线路中心思政教师“重走长征路”调研团赶赴遵义市息烽集中营进行了现场学习调研,这是本次行程的第二站,也是给予全体教师以强烈心灵震撼的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
息烽集中营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统局所设立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关押共产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的秘密监狱。通过实地参观,老师们零距离接触到八十多年前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的悲壮历史,深刻感受到了先烈们当年在黑暗与光明、正义与邪恶的殊死搏斗里钢铁般的意志,深刻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爱国主义教育。
在忠魂曲雕塑前的现场教学中,大家了解到在“中共狱中秘密支部”的领导下,息烽集中营的被关押人员用坚强的意志与敌人进行殊死斗争,坚守信念,坚守初心;在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中,讲解老师饱含深情,通过图片、实物、视频的方式为大家讲述了在息烽集中营关押的张路萍、罗世文、徐晓轩等革命先烈们英勇不屈的光辉事迹;在息烽集中营旧址,大家参观了关押革命先烈的笼牢、血色猫洞里触目惊心的刑讯现场、在以“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特”命名的九栋五十二间逼仄阴暗的监房里,大家切身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坚毅顽强的品格。
革命先烈们用他们宝贵的生命和热血换来了人民共和国今天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幸福安康。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虽然时光流逝,但是带不走先烈们的光辉事迹。他们在息烽集中营这一人间炼狱中以血肉之躯、钢铁意志与敌人的酷刑和屠刀所进行的伟大斗争,将会被一代代中国人所深刻铭记,他们是亿万中国人心中的一座座丰碑。我们将传承革命先辈的遗志,继承他们所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恪尽职守,勤勉工作,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三、深入茅台镇:被动转移变主动 三渡赤水出奇兵
2020年11月7日上午,yl34511线路中心思政教师“重走长征路”调研团参观了位于仁怀市茅台镇的红军长征过茅台陈列馆,之后在四渡赤水纪念公园开展了现场教学工作,这是本次调研活动第三站。
“川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位于赤水河畔的茅台古镇自古以来是黔北重镇,川黔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在长征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1935年由于国民党重兵封锁长江,防守川黔边境并,红军放弃了北渡长江的意图,挥师东进,二渡赤水河,重新占领了桐梓、遵义和娄山关,取得了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1935年3月下旬,为调动敌人,掌握战局主动权,红军自遵义向西进军,攻占仁怀,3月16日至17日,从茅台三渡赤水,摆出向川南古蔺、叙永进军,北渡长江的姿态,成功地将国民党主力引向赤水河以西地区。三渡赤水调动了国民党军,在红军战略转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变被动转移为主动转移,使红军掌握了战略性主动权。
为了纪念红军长征三渡茅台,再现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怀仁市政府在当年红军三渡赤水河的茅台渡口修建了红军长征过茅台陈列馆,该馆运用实物展陈以及声光电等现代技术,为参观者生动再现红军四渡赤水光辉的历史。在讲解员的详细讲述中,全体教师全面了解了红军三渡赤水的背景和过程,对三渡赤水的战略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结束红军长征过茅台陈列馆参观之后,全体教师来到了四渡赤水纪念公园,指导老师以“鲁班烈士陵园守陵人刘福昌”为案例为大家进行了现场教学。为纪念在鲁班场战斗中牺牲的146位红军烈士,怀仁市委市政府在1953年修建了红军烈士陵园,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陵园都无专人看守,1971年,刘福昌毅然决然来到陵园,成为陵园的守墓人,在这里度过了45个年头,清扫陵园、守护英烈,把所有的心思和精力都花费在打理陵园的工作上,坚守着一个共产党人,革命老兵的初心和使命。
四渡赤水是毛泽东军事指挥中的得意之笔,是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启了新的历史征程,长征精神为实现这项伟大事业提供了战胜一切困难和险阻的精神动力,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价值旨归。
四、探访苟坝村:踏访革命圣地 重温初心使命
11月7日下午,yl34511线路中心思政教师“重走长征路”调研团来到本次行程的第四站苟坝会议旧址、花茂村继续参观学习。在对历史和现实的追思与体悟中,牢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苟坝会议是中央红军长征期间于1935年3月10日到12日在苟坝村召开的一次极为关键的会议,会议经过激烈的讨论,接受了毛泽东不打鼓新场,并进行第三次渡过赤水河的决定,避免了即将出现的一场损失。会议并决定以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新的三人团,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苟坝会议陈列室,讲解员通过实物、图片等形式向老师们详细解说了苟坝会议的经过,着重讲到了毛泽东如何在艰难的条件之下,终于说服与会者最终接受自己的看法。因此,苟坝村也被形象的称之为毛泽东提着马灯改变中国的地方。
随后,调研团来到苟坝会议旧址,重走毛泽东小道,瞻仰革命圣地。通过现场教学,苟坝会议所揭示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人旗帜鲜明讲政治,忠诚于党守纪律,恪尽职守敢担当的品格,一次次引起调研团老师们的共鸣,深刻感受到了中国革命成功之不易。
中国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从事革命事业,从来都是为了人民的最高利益,为了人民能过上更好更幸福的生活。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也让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与革命圣地苟坝村相邻的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范村花茂村,也是党中央精准扶贫事业的典型。
花茂村是落实党中央美丽乡村建设和脱贫攻坚的重要试点,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在红色之家院坝会上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指出群众对党中央指定的政策是哭还是笑,是检验工作好坏的重要出发点。调研团在红色之家的院落里,重温总书记提出的工作要求,接受了一次深刻难忘的党性教育。
五、进军娄山关:雄关漫道真理如铁 英雄铸就正道人间
2020年11月8日,yl34511线路中心思政教师“重走长征路”调研团来到了此次遵义之行的第五站--娄山关战斗遗址进行了实地参观学习。
娄山关战斗,是中央红军长征中两次重要的战斗。第一次是为保卫遵义会议胜利召开,于1935年1月上旬击溃和歼灭娄山关国民党黔军守军一部后,在桐梓、松坎一带地域布防。第二次是2月下旬,红军第二次堵国赤水河后,红一、红三军团和干部团在彭德怀、杨尚昆统一指挥下,于25日晚,与黔军激战后攻占娄山关,26日,黔军从关南向我反攻,妄图夺回娄山关,红军在关口附近山头与敌鏖战竟日,多次击退敌军反扑,相继占领黑神庙、板桥等地,并乘胜连夜兼程疾进,于28日凌晨再次进攻遵义城,揭开了著名的遵义战役序幕。
娄山关之行,分为战地遗址实地参观和陈列馆集中学习两个部分。
首先跟随讲解员登上娄山关,一路上看到大娄山脉群峰巍峨,万峰矗立,莽莽苍苍,雄浑磅礴,而娄山关就位于大娄山脉的脊梁上,东西两侧群峰突起,地势险要。在讲解员对两次娄山关战役的具体讲解中,历史上红军攻打娄山关的战火情景即刻浮现于前。为了保证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以及在二渡赤水之后顺利拿下遵义城,红军两次在娄山关的英勇战绩着实令人佩服。调研团跟随讲解员来到在遵义战役中牺牲的红军战士纪念碑前表达了哀思与敬意。
紧接着,调研团跟随讲解员参观了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陈列馆。陈列馆中一幅幅图片、一组组数据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当年娄山关战斗的情景,一个个感人的战斗英雄的故事更是激发了大家的爱国之情。其中既有深受百姓爱戴,“清如水、明如镜”的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高级将领彭雪枫将军的故事,也有红三军团第五师政治委员钟赤兵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忍受万般剧痛完成三次截肢的故事。
实地参观学习完之后,老师们纷纷感叹“纸上得来终觉浅”,虽然娄山关战斗在书本上早已学习过,但通过此次参观学习,娄山关战斗的历史史实仍然震撼心灵。老师们也表示,一定要把此次参观学习的成果转化成教学资源,充分运用到教学当中去,用史实、用真理教育学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六、参观遵义会议旧址:重温遵义会议 坚定革命信念
2020年11月8日下午,yl34511线路中心思政教师“重走长征路”调研团赴遵义会议旧址进行现场学习调研,作为此次“重走长征路”遵义行的最后一站。
全体教师在讲解人员的带领下,重温了中国共产党长征在贵州的历史。从粉碎“围剿”、被迫离开苏区、突破乌江、四渡赤水、陕甘会师等历史事件出发,通过生动的影像介绍,以及身临其境的3D沙盘展示,真实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长征时期条件的艰苦,更加凸显出共产主义信仰的伟大力量。
下午重点重温了遵义会议的历史,在观看完历史展示之后,全体教师聚集在展厅幕布旁,围绕遵义会议前后党内的军事部署、战斗环境以及战斗成果等展开了详细的询问以及热烈的探讨,进行了一场生动的党史、革命史学习教育。
在去往机场的班车上,政委孙利主持举行了别有生面的结业仪式。马院老师李佳金、学校组织部老师孙丽佳分别谈了本次考察学习的深刻感受,他们表示通过本次学习了解到的红军长征过程中的一些感人事件,亲身体验革命之艰辛,令人非常难忘。随后,本次调研团团长陈宗海教授分别从亲身体验、融入教学、牢固信仰三个层次总结了此次“重走长征路”的重要意义。在热烈的掌声中,yl34511线路中心思政教师“重走长征路”考察调研活动圆满结束。
活动过程中,学院书记、院长刘存福做了指导。一是高度认识“重走长征路”的意义。作为学院和学校组织的重要项目,通过现场教学、实地体验的方式,有助于提升各位老师的工作热情和教学能力。二是要认真体验遵义会议精神。遵义会议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民主团结”的精神风貌,这种精神无论是在过去、当下和未来,都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要认真体验,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业之艰辛,感受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三是要把遵义会议精神带到教学科研中。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为北理工思政课教师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宗旨,在教学中展示思政课教师的风采,让我们的红色革命文化更好融入到课堂当中,塑造大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长征形势向好的转折点,通过此次贵州之行的宝贵学习教育,各位老师都表示受益匪浅。下一步,yl34511线路中心思政教师将沿着长征路线,继续前行。
(审核:刘存福)